北京青年报: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立遗嘱 立遗嘱的“00后”女孩:录像时买了一束鲜花 以此代表生命的热情

2024-04-01 13:26 | 查看: 130808

中华遗嘱库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订立遗嘱的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如今,有越来越多的“90后”乃至“00后”会选择为自己订立遗嘱。一名“00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遗嘱中不但安排好了自己的钱财,还将自己的部分网络账号以及当时还在申请的专利留给了母亲,“账号里的收藏夹以及专利都反映了我长期以来的关注点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希望如果我万一忽然离开,这些生前的思想投影能成为给亲人的一个念想。”另一名“90后”表示,其订立遗嘱的目的是如果自己发生意外,遗嘱能帮助家人省心省力地完成后事的手续,不给家人添麻烦。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夏吟兰表示,以往有些老年人会担心立遗嘱“不吉利”,相比之下,如今的年轻人不再受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是年轻人科学观念和法治精神进步的体现。年轻人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置自己的财产,立遗嘱可以让他们预先对身后的财产进行处分,也是年轻人自我意识提升的一种表现。


但她同时提醒年轻人,在订立遗嘱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遗嘱能够真正得到法律保护,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00后”女生为自己立遗嘱 将记录自己兴趣与研究方向的网络账号和专利留给母亲


2001年出生的温晴(化名)现在是一名研究生,3月29日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读大学本科时就有了给自己立遗嘱的想法。2022年初的一天,她在当志愿者时从其他志愿者那里了解到了中华遗嘱库的情况,于是决定将想法付诸现实。


她表示,在遗嘱中她安排好自己的钱财,包括存在银行卡里的奖学金以及此前收到的压岁钱现金,也包括个人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除此之外,她将自己的B站、知乎网站账号这类虚拟财产以及一项已经申请,但还没获批的专利都留给了母亲。


温晴说,由于订立遗嘱时专利还处于申请审核阶段,有很多法律上的问题困扰着她。“遗嘱库的工作人员给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建议,让我能够顺利地安排好这件专利的归属。”


她表示,之所以要把网站账号和专利留给母亲,主要是感觉这些虚拟资产上附着了她长期以来的兴趣和思考。“我几乎没怎么在B站上创作过,没有多少粉丝,但在B站、知乎上的收藏夹里,有着我长期以来关注的兴趣点。此外,专利也是我长期努力的成果。我希望把这些留给我的妈妈,如果我忽然离开,她能通过这些了解到我当年都做过什么,对什么内容感兴趣。留下它们,算是给亲人留下一个念想。”


但温晴表示,她并没有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列入到遗嘱之中,“我玩过网络游戏,但一方面当时跟我一起玩的同学都不再玩这个游戏了,另一方面,我觉得游戏账号或者我用来看直播的账号,这些都是我享受过快乐的账号,不需要再去分享给其他人,如果发生了意外,那么这些账号也就到此为止好了。”


按照规定,温晴在订立遗嘱时需要到中华遗嘱库录一段视频。因为那段时间比较疲惫,她特意给自己化妆,让自己显得更有精神。她还买了一束名为“火焰兰”的花,让鲜花和自己一起出镜,“我觉得这束花代表了生命的热情,希望以此将我的心情传达给家人。”


她回忆说,正式录制时,“有一瞬间觉得自己真的在隔着时空和家人对话,说完之后,我也感到非常释然。那种感觉就像人生的拼图拼上了最后一块一样。”


温晴表示,她将自己立遗嘱的事情告诉朋友,“因为我在遗嘱中将钱财留给了这位朋友,希望这位朋友能代替我将这些钱财捐赠出去。”但她表示,并没有将立遗嘱的事情告知家人,“我不希望他们为我担心。”


温晴说,她个人觉得立下遗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个积极正向的作用,“我觉得这之后,我能够更加负责地去对待我的生命。留下自己的遗嘱,相当于由我自己来为生命画下句号。”


订立遗嘱给自己当作生日礼物 


“90后”的仔仔向北青报记者表示,2023年自己订立了遗嘱,这一天正好是其生日,“这份遗嘱就是我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


仔仔说,几年前一位亲人过世了,由于逝者没有留下遗嘱,导致家属们处理遗产和后事时,办理银行手续遇到了一些不便。这促使仔仔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仔仔表示,人都有可能会遭遇意外忽然离开,其希望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后事时手续不用这么麻烦,因此产生了立一份具备法律效力遗嘱的想法。


仔仔为此联系到了专业的遗嘱库,在遗嘱库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订立了自己的遗嘱。在遗嘱中主要安排了自己的银行卡。不过其表示,当时不知道也可以将虚拟财产作为遗产来处置,目前没有考虑将虚拟遗产列入遗嘱的准备。


仔仔表示,“立遗嘱后我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思考。”


“90后”市民称想通过立遗嘱避免家庭遇到复杂问题 困扰于如何去找见证人


同为“90后”的上海市民颜女士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在几年前,她看到一则报道,有人逝世后,因遗嘱不规范导致家人之间发生纠纷。因为感慨人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颜女士觉得保险起见,应该为自己立一份遗嘱。她最终出于经济考虑,决定采用视频遗嘱的方式。


颜女士说,她也曾和父母谈起过立遗嘱的话题,但父母未能理解颜女士的想法,并表示不愿意继续聊相关的话题。但颜女士向北青报记者表示,这并未使她放弃立遗嘱的想法。


为了让遗嘱符合法律规定,颜女士业余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向律师和公证处工作人员咨询了相关的法律问题。


她了解到,视频遗嘱需要两位非利益相关的见证人。这给她带来了一些烦恼。她称并不希望朋友知道自己想要立遗嘱的事,而一些和她不那么熟悉的人,因为不清楚当见证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也不愿意来当她的见证人,“目前我的遗嘱还没有正式完成。”


颜女士表示,在她为自己立遗嘱期间,发现网上很少有正规的资料,来指导网友如何自行订立有效的遗嘱。“上网检索相关的帖子时,出现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律师事务所的广告,有一些关于遗嘱的法律科普,内容较为宽泛,实际操作比较难。”


颜女士表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时遗产会导致家里出现复杂的局面,我觉得处理好这些复杂的问题,就是留下遗嘱的意义。”


专家观点:年轻人立遗嘱是科学观念和法治精神进步的体现


据中华遗嘱库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介绍,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1868份,百姓对订立遗嘱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据中华遗嘱库官方网站发布的文章介绍,从2017年至2023年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同样,“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白皮书统计,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相较于2020年时,增长率达到了24.62%。


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每年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90后”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中华遗嘱库共为674名“90后”订立了遗嘱,相比之下,2017年这个数字仅为55人。“90后”遗嘱中,涉及房产比例高达73.4%,大部分由父母出资买房,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这些年轻人的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夏吟兰3月30日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以往老年人因为一些传统观念,往往不愿意订立遗嘱,担心立遗嘱“不吉利”。相比之下,如今的年轻人不再受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是年轻人科学观念和法治精神进步的体现。


夏吟兰说,订立遗嘱,就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如今的年轻人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方式来处置自己的财产,那么订立遗嘱就可以让他们预先对自己身后的财产进行处分,也是年轻人自我意识提升的一种表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年轻人在订立遗嘱时,会考虑安排好自己的虚拟财产,比如网络账号等。”夏吟兰说,很多年轻人还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如果没有订立遗嘱,那么在法律上只有父母能够继承财产,但很多老人往往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虚拟财产,相比之下,年轻人通过提前订立遗嘱的方式,安排好这些虚拟财产,可以让这些虚拟财产获得更好的利用。


夏吟兰提醒年轻人,有效的遗嘱需要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年轻人可以上网查询《民法典》等的相关规定,或者找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咨询,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订立遗嘱,才能确保遗嘱真正受到法律保护,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