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想不开要把财产捐出去?
2023-05-16 14:43 | 查看: 136869
5月11日,广州市天河区政协香港顾问委员、民国知名人士陈济棠的儿媳陈伟君,在广州公证处将市值过亿元的财产(含多处房产)通过公证遗嘱的方式捐赠给国家。
身后将交由广州天河区慈善会,用于慈善公益事业,造福民生。
01
这些年,捐赠遗产的人真不少
其实,在中华遗嘱库,这些年也接待过不少这样的市民,他们通过立遗嘱的方式,要将遗产捐赠出去。仅被媒体报道过的就有好几例:
……
(点击可查阅文章)
还有比较个性化的一位:立遗嘱把部分财产捐给家乡的动物园。
刘女士订立遗嘱将名下的一套房子留给自己的母亲,后续如果出现父母都无法继承的情况,就将部分财产捐给自己家乡的动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
02
他们为什么要把财产捐了?
谈到为什么要把财产捐了,他们的想法各不相同。
把财产捐给糖尿病公益机构的25岁湖南大学博士生邹先生,他希望在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这个伟大的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
把财产捐给公益事业的王先生说道:“自从母亲离世后,我萌发了要帮助更多家庭的念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家庭变得更幸福,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把财产捐给动物园的刘女士笑称:“我本身就很喜欢动物,我觉得我的家乡西宁野生动物园救助高原动物很有意义,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家乡的动物园。”
03
他们为什么要捐遗产?
为什么要通过遗嘱的方式捐赠,而不是现在就捐了呢?
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副主任田艳曾接待过不少咨询捐赠遗产的市民,她表示,身后捐赠遗产可以保障自己在世时的权益和基本生活需求,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财产,而不受制于其他人。
04
这份遗嘱怎么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因此,市民想在去世后将遗产捐赠给公益组织,可以通过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来实现。
然而,捐赠遗产并非那么容易,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不清楚捐赠人财产的具体类型和数量,无法进行盘点清查;
子女、配偶等法定继承人不配合办理过户或买卖等手续;
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没有表示的,受遗赠人会被视为放弃受遗赠的权利;
公证处、房管局等相关部门不认可受赠机构的继承人身份,拒绝办理等等;
遗产捐赠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公证、律师、信托、会计师、评估鉴定等主体跨行业协作;
中国非货币类捐赠税收优惠制度尚未健全,社会组织接收捐赠风险较大。
特别要注意的是,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没有表示接受的,受遗赠人会被视为放弃受遗赠的权利。
所以,如果接受捐赠的公益组织或机构,没有及时作出意思表示,则这份遗嘱就失效了,捐赠的心愿也就达不成了。
另外,如果接受捐赠的公益组织或机构不懂得如何办理财产继承手续,继承过程中的公证费、律师费没有出处,也可能导致捐赠无果。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建议,应该提前指定值得信赖的自然人或专业机构作为遗产管理人,按照捐赠人的真实意愿,负责处理遗产各种继承或变现的手续,平衡继承人、其他遗产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同时保证受赠机构能够顺利获得捐赠的财产。
05
遗嘱对第三次分配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慈善捐款一定是很有钱的人才会做的事情。但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这种想法。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表示: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指出:遗嘱是个人财产分配的一种自主权利。在第三次分配制度下,充分尊重个人的财产自主权,鼓励个人自主决定财产的去向。
这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也充分体现新时代下“自由、民主”的法治观念。
其次,遗嘱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遗嘱人在遗嘱中可以把一部分财产指定由子女或后人继承,另一部分财产做捐赠。财产捐赠或继承的比例和要求均可以在遗嘱中进行约定,遗嘱人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和情况下适当调整,实现财富价值最大化。
最后,遗嘱具有强文化传播力。第三次分配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再次合理分配财富,从而推动全社会、全人类进步,实现世界大同。
因此遗嘱不仅是一张分配财产的纸,它还承载着激发和影响一个家族、乃至民族思想的作用。
06
心怀大爱,回馈祖国
中华遗嘱库在日常的接待及服务中,经常遇到市民前来咨询遗产捐赠事宜。其中,前来咨询捐赠的90% 以上的遗嘱人将财产捐赠给“公益组织”或“国家”。
2020 年 8 月,73 岁的老党员秦宏瑛在中华遗嘱库广西服务中心立下遗嘱:将一半现金存款捐给国家。
△遗嘱库工作人员和秦宏瑛合影
秦宏瑛的 5 个孩子大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说到孩子他满脸笑容,“我的子女都会理解我,不会妨碍我把财产捐赠给国家。这份遗嘱的执行,也不会妨碍我的子女继承其余财产。我感觉心里很平静,因为这件放在心里很久的事情终于解决了。”
他还表示,“我虽然没有太多财产,但一定要将其中的一部分留给国家,以回报党和国家对自己多年的培养之恩。我只是将自己从国家中获得的财产,回馈给国家。”
“待到建党百年时,我还要重温入党誓词。”
07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随着人们精神层面逐渐富裕,他们选择跳出物质,无偿奉献自己所拥有的,更多的人不再被血缘关系束缚,而是会独立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然后再对财产处置做出决定。
不仅仅在这个社会留下了美好的一面,从长远来看,还凝聚了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您打算怎么处理自己的财产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