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要和女儿“干到底”的父亲,被判刑了
2023-05-17 17:15 | 查看: 136786
“限你三天内拿出50万元,否则就再也别想见到你的宝贝女儿了!”
袁女士怎么也想不到,以“绑匪”口吻发消息,并要挟她给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孩子的亲外公,而且他还真的带着4岁的外孙女“离家出走”,多日杳无音讯,袁女士不得已报了警……
近日,“年过六旬老人绑架孙女向女儿勒索50万”的话题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更一度引起广大网友的不满和谴责。
为什么老爷子狠心“绑架”自己亲生外孙?这笔巨额款项他又有何用处?这得从老爷子的前半生说起......
01
烂赌的外公
这位猖獗的老爷子袁某某出生在上海郊区一个农户家庭,但自幼聪明、孝顺,高中毕业后就踏入社会工作,敢拼敢搏的他抓住了物流行业发展的契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可随着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跟一些酒肉朋友玩耍,后来更是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虽然以往他积累了非常丰厚的家产,但一旦沾上赌博,即使是金山银山,也没有办法支撑。
他还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了一圈钱,但债务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只能以变卖房产的方式将赌债还上,亲人朋友与之渐行渐远。
在赌习的影响下,生活作息不规律的袁某某,一度患上胃癌、抑郁症;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使他“浪子回头”,反而将手伸向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和女婿,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钱财。
女儿女婿发现父亲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根本无法满足他的欲望需求,多次拒绝并劝说,但没想到父亲竟变本加厉,将目标转向孙女,用其勒索自己。
02
“魔掌”伸向孙女
某天下午他把4岁的亲外孙女从学校接走,并告诉女儿袁女士“限你3天拿出50万元,不然再也别想见到你女儿”。
父女两人爆发激烈争执,袁某某甚至以死相威胁,袁女士担心意外报警求助,当晚袁某某便被抓获。
因犯敲诈勒索罪,袁某某被判刑,但他并不认罪服判,始终对案情耿耿于怀,“我都65岁了,我女儿还要告我,她不是想我改好,她就说想要我死”。
服刑中,袁某某认为自己不存在敲诈勒索的行为,和女儿之间的事是家事,司法机关没必要上纲上线,完全是女儿忘恩负义。
03
被扭曲的亲情
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在2016年盛夏,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公安分局接到一名神色紧张的男子报警,该男子称80来岁的父母失踪,随后收到勒索短信索要200万元。
经警方调查发现,绑架两名老人竟是他们的外孙黄强(化名),黄强因为生活拮据,竟伙同他人绑架自己外公外婆勒索钱财,由于东窗事发,竟将外公外婆活活杀死。
嫌疑人作案用的面包车
同年,江苏泰州小伙小强为了筹集毒资,居然和同伴合谋,上演了一场绑架自己勒索父母的闹剧。
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在利益与亲情的这场较量中,利益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
04
悬崖勒马唤亲情
在袁某某服刑期间,他痛定思痛,在民警和前妻的帮助下,袁某某和女儿关系缓和。
一段时间后,袁某某在监狱收到了女儿的谅解书,他逐渐放下对民警的对立、戒备心理,慢慢适应集体生活环境,也开始正常吃饭、服药,不再无理取闹。此后,袁某某在改造中,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
最终,这件事也迎来了大团圆结局。但有网友就为此担忧:
05
赌博害人亦害己
赌博危害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和危害着家庭甚至社会,它最大的危害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陷于其中却很难自拔。
中华遗嘱库十年间,接待了37万人次咨询遗嘱,其中不乏因家人染上烂赌等恶习,订立遗嘱,避免财产风险。
广州的陈阿姨和先生育有一女,先生离世后,女儿竟听从女婿提议,一而再再而三要求分配父亲财产。
陈阿姨哭诉,女儿自从出嫁后,与女婿一同染上赌博恶习,这些年来家里多次帮忙填补赌债。女儿不但没有“浪子回头”,在日常生活、逢年过节对自己不闻不问。
为了外孙女不受其影响,保障她们的成长生活质量,决定先立好遗嘱把财产留给两个孙女。
陈阿姨提早订立遗嘱,保障家庭财产安全,促进家庭和谐。既能够确保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遗产,还防止财产落到染有恶习的家人,最终挥霍全无。
06
遗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通过立遗嘱管理好自己的事务,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不仅要考虑好安排好自身的遗产继承,还要对自己所关心和爱的人的未来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尽可能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立好遗嘱,确保遗嘱的真实合法有效性,维护家庭和谐。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