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遗嘱知识   /  案例库

29岁留校任教,89岁生病逝世,捐母校百万,他的大爱令人动容

2023-05-30 09:47 | 查看: 133369


66898809aceb31384fcfbe2df27b9e69.png

“于纪渭老师一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深感是党、国家和华东师大培养了他......”


轮椅上的何月英女士深情地讲述着于纪渭先生的遗愿,她手指微颤,眼中热泪盈眶,目光温暖而又坚定。





近日


华东师大老教授于纪渭的遗孀


携女儿来到学校


实现于纪渭的遗嘱


捐了100万元给母校


1.png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收到一次性到账中金额最大的捐赠。


为此,学校决定设立于纪渭专项基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


并将这一基金设定为留本基金,作为精神象征不断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


有网友称:这是先生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课。


2.png

3.png

 



26f661576f5fd32ec99d4e4abede4e10.png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于纪渭大半辈子都在华东师大学习、工作,与华东师大有着不解的缘分。


640.png


秉持着对母校的拳拳感恩之心,他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00万元捐给母校,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4.png 


于纪渭先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砥砺奋进、鞠躬尽瘁高尚风范,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大学子。


于老的同事回忆道:“直到8月病倒前,他仍然带着一种青年人的朝气,风风火火地骑着一辆28寸老式自行车穿梭在校园里。”


5.png


难掩其中的是他身上的赤子之心和精气神。


“于老和他的妻子并不是物质上富裕的人,他们生活十分朴实节俭。今天的捐赠仪式,让人感动的既是百万的大爱捐赠,又不止于此......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640 (2).png

怎么捐赠遗产? 

于先生的遗孀何月英女士继承他的伟大意志,在今年的5月16日,携女儿何海霞来到闵行校区实现于纪渭先生的这一临终心愿。


华东师大在当天就举办了简约但隆重的受赠仪式,并接收了遗赠款项。


6.png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没有表示接受的,受遗赠人会被视为放弃受遗赠的权利。


7.png



如果接受捐赠的公益组织或机构,没有及时作出意思表示,则这份遗嘱就失效了,捐赠的心愿也就达不成了。


遗产捐赠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多种法律问题,而且后续执行上也会面临很多手续。


不清楚捐赠人财产的具体类型和数量,无法进行盘点清查;子女、配偶等法定继承人不配合办理过户或买卖等手续,令捐赠流程难以为继等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不开要把财产捐出去?”》

△点击链接查看文章



8.jpg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建议,应该提前指定值得信赖的自然人或专业机构作为遗产管理人,按照捐赠人的真实意愿,负责处理遗产各种继承或变现的手续,平衡继承人、其他遗产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同时保证受赠机构能够顺利获得捐赠的财产。



640 (1).png

专业服务,造福社会


随着社会财产传承观念的不断革新,遗产捐赠的现象将越来越普及,社会各界都在寻找一个透明、公开、专业、便捷的捐赠流程。


而中遗库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专业遗嘱服务平台,具备特定的公信力、中立性、持续性和专业性,相比于个人或其他非专业机构而言,能更好地避免专业能力不足、监守自盗、泄密等风险,是更为适合的遗产管理人。


9.png 

有捐赠意愿的市民可以通过遗嘱,指定中遗库为遗产管理人,表明去世后,委托中遗库办理财产捐赠等事宜,以圆满自己的捐赠意愿,同时还能减少家人之间的猜疑和矛盾,保障家庭和谐。


10.png


未来,中遗库将更加重视遗产管理这一领域,持续推出更多配套的专业服务,让更多捐赠者的善意造福社会。


11.png

 于纪渭教授


于先生的百万捐赠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子。相信于老看到莘莘学子们通过努力学习,挑起祖国的重担,在天之灵也会欣慰至极。


12.png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达则兼济天下”,他们跳出物质,无偿奉献。正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们的祖国才愈加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