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溺水而亡,79岁老人取存款遭银行拒绝:我还怎么活?

2023-06-16 11:36 | 查看: 135309


1.jpg

(图文无关)

儿子意外离世,作为唯一法定继承人的母亲,去取儿子存款时却被银行拒绝。


近日,话题#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冲上微博热搜。


2.png

01

程序繁杂,老人选择起诉银行


今年79岁的赵婆婆,几个月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她的儿子小孙溺水身亡,走得突然,未留下任何遗嘱。小孙未婚无子女,父亲也在2021年去世,赵婆婆是他的唯一法定继承人。

生前小孙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在某银行存了13笔定期存款,本金利息合计41万。

3.png

本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够悲痛了,就在婆婆想去银行将儿子所存的那笔钱取来时,却被银行拒绝取款请求

赵婆婆百思不得其解,并多次向该银行索要存款,银行坚持不同意,并告知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取得该笔存款。

迫于无奈,赵婆婆只能委托律师将银行起诉至法院。

4.png


最终经过实地调查走访,法院确定赵婆婆是小孙的唯一法定继承人,并判决银行五天内,将小孙名下存款支付给原告赵婆婆。



02

赵婆婆为何仍无法取得儿子存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存款人死亡之后,其存款就变成了遗产,需要按照继承相关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1127条之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存在第一顺位继承人时,第二顺位继承人不发生继承。



银行在不确定取款人是去世人唯一法定继承人的情形下,为了保护所有法定继承人的权利,通常要取款人到公证部门办理继承公证,或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明确继承人后,方可取款。



03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根据《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中明确,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即可简化提取手续:


第一,已故存款人在同一银行的账户余额合计不超过 1 万元人民(银行可以上调账户限额,但最高不超过 5 万元人民币)


第二,提取申请人为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受遗赠人;


第三,提取申请人同意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存款及利息,并在提取后注销已故存款人账户。



在上述情况下,已故存款人的继承人不需要经公证程序,按《通知》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就可提取。


5.png


如不符合条件,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通过公证处公证解决。合法继承人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并提供直系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取得公证书后,提供给银行取款。


但要注意的是:公证处办理需提供诸多证明文件,若非唯一继承人,就要所有继承人到场证明(书写委托书并签名作证) ,提取申请人方能取款。


第二,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可以继承权纠纷或储蓄合同纠纷为由,诉请人民法院判处。通过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到银行取款,将已故亲人的存款取出。


虽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但仍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6.png

 


04
缺乏安排,给家人留下无尽的麻烦

现实生活中,因未能对财产做好提前安排,导致家人在继承过程中产生不必要麻烦的情况屡屡发生。


今年1月在河北有对老夫妇,走路的时候还要拿张小板凳辅助。即便这样,他们还得辗转奔波于当地20多家银行。


因为他们的儿子在铁厂工作时遇难,老人听说儿子在银行有存款,但并不知道具体哪家银行,只好拿着儿子的火化证明逐家银行找下去。


7.png


最终经过多方协调下,老人儿子名下能查询到的银行账户余额,加起来不超过3元。


也有不少网友猜测,老人儿子的钱是不是都放在了支付宝或者微信里?人已离去,都已经无从考究。


8.png


老人表示,当时他老伴在的时候比较唯心,因为觉得遗嘱没必要,所以当时没想过立遗嘱这件事。


如果有了遗嘱,在继承过程中就不会遇到这些麻烦事了。



05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如果上述案例的当事人,都能提前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是不是就能避免继承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事呢?


中华遗嘱库在此特别提醒,提前立好一份遗嘱,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表现。不至于在意外来临时,让家人留下一脸茫然和一堆麻烦事。


遗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家庭财产安排和传承的最佳工具。生前订立遗嘱,不仅能简化继承手续,避免财产纠纷,对维护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亦有重大意义。


9.png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