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订立遗嘱时,将虚拟财产纳入其中并进行合理分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万份。其中,从2017年至2023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488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62份、147份、129份,占到总数89%以上。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项目办主任陈凯介绍,微信账号、QQ、支付宝、游戏账号、多样化的虚拟货币等已经成了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对于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已成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陈凯向央广网记者介绍,2023年初,90后网红博主小伊主动联系中华遗嘱库,拥有百万粉丝的她决定将自己账户内价值300万的虚拟财产留给父母继承,而自己百万粉丝的互联网账号则留给好友运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民法典》立法专家龙翼飞向央广网记者表示,《民法典》127条明确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是公民的合法财产,“虚拟财产只要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都可纳入遗嘱中处理,可以名正言顺地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保护虚拟财产”。


根据今年公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订立遗嘱的人群平均年龄持续下降。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遗嘱订立人呈现年轻化趋势。与此同时,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从2017年至2023年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同样,“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白皮书统计,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相较于2020年时,增长率达到了24.62%。


陈凯还介绍,遗嘱作为家庭财产分配的工具,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白皮书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立遗嘱人的户均资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已由2021年的626.5万元,上涨到2023年的744.1万元。


从2017年开始,每年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的未婚、不婚人群呈显著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077名未婚、不婚人群在中华遗嘱库登记并保管遗嘱。


数据还显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也是未婚者中订立遗嘱的“主力军”。从职业分布看,超过半数为企业高管与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企业高管占比33%,律师、理财师、会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7%。未婚、不婚人群订立遗嘱的主要原因,有44.63%是为了照顾父母,另有29.06%是为了防止财产下落不明。


据悉,中华遗嘱库项目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承办的全国性公益项目,旨在面向全社会推广遗嘱理念,促使全社会重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谐家风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