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欣欣被判12年,捞男捞女遍地的时代,父母该怎么保护子女?

2025-10-11 13:55 | 查看: 130846

一位31岁女硕士


仅用不到160天

就榨干IT老总上千万资产


还逼得其自杀


此事终于迎来结局



历经几年终于判了


2017年9月,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坠楼身亡事件引发热议。


一个31岁的女硕士,仅用不到160天时间,不仅榨干了IT公司老总上千万资产,还逼得其自杀


苏享茂留下的遗书称,前妻翟欣欣以举报其个人漏税、名下公司灰色运营等为要挟,向其索要千万钱财和房产。


苏享茂离世后,苏家亲属向公安机关报警,指控翟欣欣诈骗、敲诈勒索


此外,苏家亲属还于2018年4月向朝阳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要苏享茂生前送给翟欣欣的巨额财物。


当时,该案民事部分一审宣判:被告翟欣欣被判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共近千万以及撤销翟欣欣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个人所有权。


如今,此事终于迎来了结局。


2025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翟某某涉嫌犯敲诈勒索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


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翟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决翟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魏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


理工男遇上顶级捞女


2017年03月30日,苏、翟二人通过网络婚恋网站认识。


2017年06月07日两人领证。


2017年07月18日离婚,翟欣欣索要1000万作为离婚赔偿(两人相识不到110天,平均10万元/天。) 


2017年09月07日凌晨,苏享茂跳楼身亡。


苏享茂在遗书中提到“资金链断裂,我很绝望”。


因此,翟欣欣索要1000万作为离婚赔偿,导致苏享茂资金链断裂,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逼死”苏享茂的原因之一。


法院判决暗含三层意思


该案民事部分一审宣判:被告翟欣欣被判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共近千万以及撤销翟欣欣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个人所有权。


首先法院定性为恋爱期间的一般“赠与”,而不是以缔结婚约为目的的“彩礼”,因为自始至终翟欣欣与苏享茂就不具有结婚组建家庭共同生活的真实意愿


根据审理查明的情况,法院认为翟欣欣与苏享茂相识至协议离婚仅110余天,期间收受苏享茂赠与的车辆、物品、款价值超过300万元,婚恋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


判决书的这句话意思有三个层面:


1.双方结婚时间非常短;

2.女方短时间内索要的财物价值特别巨大;

3.女方就是打着婚恋的旗号索要财物,不具有真实的结婚意思表示。


判决书这句话讲得很委婉,但其实表达的意思等同于“骗婚”。


所以基于以上,法院把这些财物的给付定性为恋爱期间的“赠与”,而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彩礼”。


因为在双方已经领证的情况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彩礼是无法主张返还的,或法院仅酌情返还很小的比例,这当然不利于保护苏享茂的合法权益。


所以法院认定为“赠与”对苏享茂是有利的,因为赠与存在可以撤销的情形。


翟欣欣绝非个案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翟欣欣的身影。


他们利用婚恋关系当筹码,企图获得巨大的财富


都市新闻《寻情记》栏目报道过一个新闻,一名女子结婚第三天,就带着14.8万的彩礼消失。


原来,她结婚就是为了丈夫家的拆迁款和彩礼,可最后她不仅把自己的前途毁了,也要面对丈夫一家人无休止的诉讼。


还有之前的上海“洗房”事件


一名女子,企图利用一张结婚证把对方的婚前房变成婚后房,然后离婚的时候再轻松分走半套房子,可是没想到鸡飞蛋打,自己任何便宜没有捞到还赔进去更多。


人性的卑劣,往往在揭开那一层面纱之后显得如此面目可憎。


桩桩件件的新闻,无不显示出,即使在婚姻里,也有一些人会带着数不完的心机,绞尽脑汁地去欺骗最亲密的人。


如何预防“翟欣欣”


第一,做好婚前财产协议,对财产做一份保障。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


婚前协议(特别是婚前财产协议)可以约定婚后的财产分配制度,明确婚后双方个人财产及债务归属,对婚后共同财产及债务进行分配。


第二、立好遗嘱,为家人留一份保障。


遗嘱是公民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婚前财产协议只是对婚前财产的归属进行了明确的划分,预防了离婚的风险,却无法避免去世后被分走财产的风险,所以婚前财产协议和遗嘱并不冲突。


立一份遗嘱加持,多一份保障显得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