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爷爷偷偷把房子过户给孙子被判无效

2025-10-24 14:37 | 查看: 130611

爷爷把房产过户给孙儿


还签了买卖合同

但其实孙子根本没出钱

面对儿女们的质疑

爷孙俩竟认为天经地义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爷爷偷偷把房子给孙子

近日,#爷爷偷偷把房子过户给孙子被判无效#的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引发网友激烈争论。

这事情,还得从2017年12月说起。


那年冬天,王爷爷的老伴李奶奶安静地走了,留下了一套装满回忆的老房子。


谁也没想到,这套房子会在日后掀起一场家庭风波


2018年初,王爷爷没跟其他任何继承人商量,悄悄地跟孙子小王签了个二手房买卖合同,把房子以30万的价格卖给了孙子小王。


房子的过户手续办完了,钱却一分没见着


当王爷爷的其他孩子知道此事后强烈反对。


他们觉得这套房子有一部分是母亲的遗产,应该是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分配,王爷爷卖房是侵犯了他们的继承权。


而王爷爷却认为,房子是属于自己的财产,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而且过户给家里唯一“嫡孙”是天经地义的


双方协商无果,一家人最终对簿公堂。


法院判决行为无效


法院审理之后认定,王爷爷没经过其他继承人的同意,擅自处理李奶奶遗产,这个行为是无效的

而且,王爷爷和小王其实是借着买卖的名义来赠送房子,把大家共有的房子过户给了小王,严重侵犯了其他继承人的权益。

最终,法院确认王爷爷与小王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满心以为“传给嫡孙天经地义”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一片好心竟触碰了法律红线。


“隔辈亲”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温情。


多少老人想把最好的留给孙辈,可这份心意若不用对方法,反而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就像王爷爷,他不知道的是,从老伴离世那一刻起,这套房子就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了


立遗嘱把房产给孙子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北京东城分库项目接待过这样两位市民:


陈叔叔和老伴相濡以沫五十载,如今已是子孙满堂。


但在所有孙子孙女中,长孙小华特别受到爷爷奶奶的疼爱


小华聪明伶俐,从小就在陈叔叔膝下长大,听他讲述家族的故事,与爷爷的感情特别深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叔叔和老伴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


他们名下有两套房产,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希望能够将它留给最疼爱的孙子小华,但始终苦于不知道怎么操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为了确保这一意愿能够实现,陈叔叔和老伴决定前往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


这套房是陈叔叔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因此只要二人分别立下遗嘱,就可以将整套房指定给小华继承,从而排除被儿女或其他继承人继承的可能

中华遗嘱库北京东城分库项目志愿者介绍,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应当按照遗嘱进行继承,没有遗嘱的,再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听了志愿者的介绍,陈叔叔终于放下心来。


在遗嘱中,他们明确指定将房产留给小华,希望通过实实在在地支持表达对孙子的爱,确保了小华在未来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


隔代亲的正确做法


上述两个老人,都是想把房产留给孙子,但他们所选择的方法完全不同。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都像王爷爷一样,以为房子是自己家的,想给谁就给谁。


却不知道从法律角度看,老伴去世后,属于老伴的那一半房产已经变成了遗产,所有法定继承人都有份。


擅自处置,就像动了别人的蛋糕,难免要惹麻烦


其实,老人想给孙辈留财产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方法很重要。


直接过户可能让其他子女寒心,“假买卖”又可能被认定无效。


遗嘱就像一座桥,既连通了两代人的情感,又规避了法律风险


它不只是一纸文书,更是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份财产都承载着特殊的情感。


如何让这份情感顺利传递,不让家产变成家庭矛盾的源头,确实需要智慧和远见。


老人们辛苦一辈子,最大的愿望无非是家庭和睦、子孙幸福。而提前做好规划,正是实现这个愿望最稳妥的方式


或许,对子孙最深的爱,不是给他们留下多少财产,而是用一个稳妥的方式,让这份爱能够延续,让这个家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