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第一批丁克夫妻离世,遗产留给谁?

2025-11-02 14:42 | 查看: 130678

第一批丁克夫妻开始离世


他们没有法定继承人


如果没有签署任何协议


在走到生命尽头时


财产作为其奋斗一生的见证


究竟该归谁所有?


第一批丁克夫妻遗产分配



近期,话题#第一批丁克夫妻遗产分配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阅读量高达数亿,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讨论的焦点。

数据显示:中国的丁克家庭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并且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二线城市,这个群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上海、深圳、北京,丁克家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2.4%、11.8%和10%

当这批最早选择丁克生活的夫妻逐渐步入老年,甚至开始离开人世,一个过去被浪漫情怀和自由生活所遮蔽的问题,骤然浮出水面:

无儿无女,他们一生奋斗积累的财产,最终将归向何处?



谁养老,钱给谁VS去世花光,一分不留



新闻里的一幕幕,仿佛一部部现实题材的剧本,让人唏嘘不已。

有的家庭,为了已故丁克亲人的一笔赔偿金或一套房产,昔日和和气气的侄子侄女们瞬间对簿公堂,不惜编造“事实收养关系”以求分得一杯羹。

有的丁克家庭,虽然双方身体硬朗,却不得不未雨绸缪,开始在子侄辈中小心翼翼地考察继承人,秉持着“谁养老,钱给谁”的原则。


而更多的丁克,因为选择不生育,他们决意“去世前花光所有钱,一分不留”


更年轻的丁克家庭则遭遇了“人还在,遗产就被惦记上了”的尴尬,亲戚赤裸裸地提出让他们“出点钱帮养孩子”,以后“孩子帮他们养老”。


这种事情,足以让任何一对丁克夫妻开始严肃思考身后事的安排。



丁克群体如何掌握主动权



对于丁克家庭而言,遗产规划绝非一个遥远的、可以回避的话题,而是一项关乎晚年尊严、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的“必修课”。

如果没有提前的、清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安排,那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将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对于无子女的丁克来说,他们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配偶,若配偶也已不在,则顺位给其父母(通常也已不在),再然后,便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当这些近亲属大多离世后,他们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作为代位继承人,便拥有了继承的资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闻报道的案例中,侄辈会成为遗产争夺的主角

顺其自然,等待法律来裁决自己一生的财富,其结果往往就是纷争、诉讼与亲情撕裂。

那么,丁克群体如何才能掌握主动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安然而有尊严地安排好身后事呢?

答案就在于提前规划,并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



尊重选择,但要清楚代价



对于丁克家庭,这恰恰是一份能够预防纠纷、传递关爱、实现意志的“安心之书”。

它让你成为自己财产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在离去后,任由他人去猜测、去争夺。

你可以选择将财产留给一直关心照你的某位晚辈,可以留给相伴一生的配偶并约定后续归属,可以留给志同道合、给予你晚年温暖的朋友,甚至可以像茶茶夫妇计划的那样,捐给公益事业,让财富在社会需要的地方延续价值。

而近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上海静安分库项目就接待了一对丁克家庭前来订立遗嘱。

51岁选择丁克的金先生谈到为什么要现在就立遗嘱,他表示,希望在自己头脑还清楚的时候就把财产安排好。

因为自己和太太没有子女,金先生打算把财产全部留给妻子,如果未来年纪大后,出现失能失智的情况,目前考虑交由专业机构承担监护工作。

“如果我请朋友或者亲戚做我的监护人,那就要考验人性了,而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不如相信牢靠的制度”。

金先生和太太说,以后养老靠机器人。

对于丁克夫妻而言,遗嘱安排往往更为复杂。

比如,如何保障在世配偶一方的晚年生活,同时约定最终财产的统一去向?如何避免一方去世后,其财产份额被其亲戚继承,从而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

这些专业而细致的问题,都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审慎的设计。中华遗嘱库能够为您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您和伴侣构建起一道稳固的“法律防火墙”

人生这道题,正如董卿所说,怎么选都会有遗憾。选择丁克,是选择了一种摆脱传统路径、追寻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

这份选择的勇气与坚持,值得被尊重,更值得被一个完满的句号所守护。

妥善安排好遗产,不是对生命的悲观,恰恰相反,这是对自己一生奋斗成果的负责,是对所爱之人的最后呵护,也是对自己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从始至终的贯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