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的刘爷爷留下了一份遗嘱,要把所有的财产留给孙女小刘。 刘爷爷去世后,叔叔认为遗产还轮不到孙辈继承,甚至觉得老爷子当时是神志不清。 到底这份遗嘱是否有效?孙女能否继承财产呢? 01兄弟不和,形同陌路 小刘的爷爷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她的父亲和叔叔。 从小到大,爷爷并没有偏心某一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都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最好的。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端水大师”,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周到。 小刘的父亲结婚以后没有搬出去住,直到叔叔也结婚了,家里越发显得拥挤。 刘爷爷那时也没多想,就表示自己可以拿出一笔钱给叔叔出去租房子住。 听到这话,小刘的母亲可不愿意了,凭什么不是我们一家出去住呢? 到最后,叔叔一家并没有搬出去。 看似风平浪静的家庭隐藏着暗涌,兄弟俩从此心生嫌隙,妯娌之间更是谁也不搭理谁。 后来,叔叔说要出去闯闯,带着家人搬到了别的城市。 这么多年来,叔叔极少回来探望。即使爷爷生病住院,叔叔也没来照顾一天,都是小刘忙前忙后。 于是,爷爷决定写一份遗嘱,把他名下的现金和房子留给小刘,当作是这些年她悉心照顾的回馈。 没想到就是这份遗嘱,加剧了家人之间的矛盾。 02遗嘱之争源自利益 爷爷去世后,叔叔提出要平分遗产。这时小刘拿出遗嘱,表示爷爷把财产留给自己,叔叔没有权利继承。 不过,叔叔十分怀疑这份遗嘱的真实性,因为当时老爷子躺在医院,万一是神志不清时被迫写的遗嘱呢? 虽然小刘发誓自己从未强迫爷爷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可叔叔不相信,并要求小刘拿出证据,否则法庭见。 向专业机构咨询后,小刘才意识到单凭爷爷的自书遗嘱,很难拿到全部的遗产,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这份遗嘱是爷爷的真实意愿,也没有办法证明爷爷立遗嘱时的精神状况。 小刘不明白法律既然认可自书遗嘱的形式,为什么爷爷的遗嘱可能是无效呢? 03精神评估不容忽视 其实,不是说自书遗嘱这种形式是无效的,但如何证明遗嘱的真实性确实是一个问题。 遗嘱是一份非常严谨的法律文件,遗嘱的措辞有歧义或者不规范,其法律效力都可能受到质疑。 除了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立遗嘱人当时的精神状况也特别重要,但往往被人忽视。 许多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能说会道,就无须接受精神评估。 不过,万一立遗嘱人日后出现精神问题或者失能,又无法证明其订立遗嘱时的精神状况,反对遗嘱的一方就会以此提出质疑。 因此,事先评估立遗嘱人当天的精神状态,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遗嘱的法律效力。 中华遗嘱库联合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建立了国内首个立遗嘱人精神评估体系,现场开设便民通道,提供精神评估服务,精神评估正常的市民才可以继续进行遗嘱登记程序。 订立遗嘱是为了防范风险,但是无效的遗嘱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家庭矛盾。 所以中华遗嘱库提醒大家,订立遗嘱一定要趁早,趁自己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时完成,而且要找专业机构订立,才能真正地免去后顾之忧。
|
友情链接|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
版权: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 中华遗嘱库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中华遗嘱库
网站备案信息: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428 京ICP备12020470号-4
GMT+8, 2022-5-22 08:29 , Processed in 0.052879 second(s), 12 queries .